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新生兒
什么是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如今市面上關于“益生菌”的產品形式各式各樣,有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它們都屬于微生態制劑,是利用對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進物質制備成的制劑。
益生菌指在攝入足夠數量情況下,對宿主產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主要包括酪酸梭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枯草桿菌和酵母菌等;益生元指能選擇性刺激宿主腸道內有益菌的活性或促其生長繁殖,又不被宿主消化和吸收的一類物質,如乳果糖、蔗糖低聚糖等。合生元是指益生菌與益生元同時并存的制劑。
益生菌一般用在哪兒?
益生菌臨床多用于兒童感染性腹瀉、抗生素相關性腹瀉、便秘、過敏性疾病、炎癥性腸病、新生兒黃疸及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
此外,隨著醫學的發展,已有很多研究報道了腸道菌群與肥胖、營養不良、2型糖尿病、結直腸癌、自閉癥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益生菌或益生元在這些疾病中發揮了輔助治療作用。
益生菌菌種的推薦
1.感染性腹瀉:不同益生菌菌株對感染性腹瀉的療效并不一致,推薦使用鼠李糖乳桿菌、布拉氏酵母菌、羅伊乳桿菌和滅活嗜酸乳桿菌。
2.抗生素相關性腹瀉:2014年歐洲胃腸肝病營養協會推薦使用鼠李糖乳桿菌和布拉氏酵母菌制劑預防兒童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3.過敏性疾病:2015年國際過敏組織指出,以下幾種情況使用益生菌是可以獲益的:如有過敏家族史孕母妊娠后期使用;過敏高風險嬰兒母親哺乳期使用;過敏高風險嬰兒生后即刻使用,并推薦鼠李糖乳桿菌、乳雙歧桿菌和其他雙歧桿菌或混合菌株。
使用益生菌要注意這些!
因益生菌存在潛在感染風險,并有可能傳遞耐藥基因,故在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危重癥患兒、中心靜脈置管、短腸綜合征及心臟瓣膜病術后患者使用益生菌時應需謹慎。
另外,部分益生菌產品輔劑中含有牛奶成分,對于牛奶蛋白過敏的患兒會引發過敏風險。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應用益生菌應謹慎。
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1.早產兒應用益生菌時要充分與家長溝通,在安全條件滿足情況下,建議應用鼠李糖乳桿菌、嬰兒雙歧桿菌、乳酪雙歧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等可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和晚發敗血癥發生風險。
2.抗菌藥物會抑制益生菌制劑中活菌的生長繁殖,若需同時應用,應加大益生菌劑量或錯開服藥時間,最好間隔2~4小時以上。最好選用耐抗生素的微生態制劑如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孢桿菌制劑。
3.不宜與收斂劑等配伍應用,具收斂作用的制劑合用如鞣酸、鉍劑、活性炭、氫氧化鋁及堿性藥物,以免吸附或殺滅益生菌活菌。
4.沖調益生菌產品時水溫不宜超過40℃,以免使其活性降低或失活。服用時間應依據菌株特性不同而不同,服用不耐胃酸的菌株時,可飯后服用;服用耐胃酸的菌株時,飯前飯后均可;腸溶制劑應整粒服用,不宜分開或碾碎服用。
5.活菌一般怕光、怕熱,有的怕凍、怕濕。溫度越高,濕度越大活菌存活時間越短。益生菌制劑一般保存在2~8℃,效期長短因產品不同而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