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產后盆底康復
母乳是嬰兒的第一天然食品,它為嬰兒出生后最初幾個月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也讓媽媽們在哺乳過程中感受到當媽媽的快樂與滿足感。都知道母乳充足是件好事,但有時候過量的奶水卻會對母嬰都造成傷害,這是怎么回事呢?
01
新手媽媽奶量過多
什么是乳汁過多?
乳汁過多也稱泌乳過多,主要是指哺乳期婦女乳汁分泌量大于健康嬰兒正常需求量。
乳汁過多會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母親方面
強烈噴乳,出現和/或前奶后奶失衡。
哺乳時間短,僅僅持續5-10分鐘。
哺乳常常像是在“打仗 ”。
多數時間乳房感到漲滿 、漏奶。
可能會有頻繁乳汁淤積,甚至導致乳腺炎。
沮喪、焦慮。
02
嬰兒方面
容易哭鬧,經常易激惹和/或不安。
哺乳時可能會咬或抓乳頭。
哺乳時可能會噎住、窒息、來不及下咽或嗆嗽。
體重增長過慢或過快。
寶寶可能會蜷緊身體,有時尖叫。
兩次哺乳之間可能會經常打嗝或噯氣,吐奶多。(前奶乳糖含量高,會引起脹氣不適)
可能會有綠色水樣或泡沫樣噴射而出的大便。(不消化的乳糖會刺激腸粘膜,引起短暫性繼發乳糖不耐受并可能引起少量便血)
嬰兒的這些表現常常被誤認為是腸絞痛、乳糖不耐受、乳蛋白過敏、返流或肌張力增加(肌肉緊張),家長們應注意辨別。
六點幫助緩解產奶過多
哺乳姿勢
哺乳時母親應使嬰兒處于更為直立的位置,母親向后仰或取側臥位,這樣嬰兒可以更好地控制母乳流量。
人工減少母乳流量
在乳暈上采用“剪刀式”握法(即用食指和中指夾住乳頭)或用掌根部按壓乳房可限制母乳流速。
喂養策略
應當允許嬰兒按需中斷喂養,且嬰兒常需要頻繁打嗝。通常可以采用block feeding法。這種方法是指在計劃的一段時間內只喂一側乳房,通常是3小時。由此導致的另一側乳房乳汁淤積應當能夠減少乳汁生成。在接下來的3小時,喂另一側乳房。
泵奶
避免泵奶,以免持續刺激乳汁過度生成。然而,一些母親可能需要在開始喂養時先用手擠出一部分乳汁。
冷敷
冷敷乳頭可減少母乳滲漏的方法。目的是讓乳管周圍的肌肉收縮,關閉閘門.
藥物
應停用所有催奶劑,包括草藥類(如葫蘆巴)。藥物干預措施的使用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