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漆t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疼痛管理
自2017年起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CAA)和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將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定為“中國麻醉周”。2025年“中國麻醉周”主題是:生命至重 大醫精誠——守生命保駕護航,護健康安逸綿長。
在人們的印象中,麻醉醫師常常出現在手術室中,其實除了常規的手術麻醉外,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同時致力于推廣無痛舒適化診療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關注診療過程中的舒適度和疼痛感。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麻醉科積極引進和開展了一系列無痛舒適化診療技術,包括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無痛取卵、無痛纖支鏡、無痛LEEP刀治療以及無痛胃腸鏡等。
如果選擇“無痛”,患者難免擔心麻醉次數多了會不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影響。下面針對門診中患者普遍關注的幾個問題,來分別解答。
關于麻醉,這些您需知道
01
多次麻醉會“變傻”嗎?
答:對于“多次麻醉是否會變傻”的擔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指出:單次規范麻醉對成人和兒童均無明確長期腦損傷證據。麻醉藥物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信號傳遞,使患者進入無意識狀態。這些藥物通常在幾小時內通過肝臟和腎臟代謝排出體外,不會對大腦造成永久性損傷。術后可能出現的短暫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通常與麻醉藥物的代謝過程有關,而非大腦功能受損。這些癥狀一般在數小時至數天內消失。
02
無痛診療有風險嗎?
答:從是否使用鎮靜或麻醉藥物的角度來看,無痛診療的麻醉用藥確實會帶來麻醉相關的風險。然而,近二十年來,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舒適化醫療得到快速發展,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舒適度和就醫體驗,也為手術醫生提供了更好的手術條件,每年開展無痛診療約3萬例,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例如,有些患者咽喉部非常敏感,插入胃鏡時可能導致呼吸困難、面部充血,這類患者更適合選擇無痛胃腸鏡。對于疼痛程度較劇烈、需患者高度配合的手術來說,無痛不僅能減輕身體疼痛,同時也能提高手術安全性,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因此,是否愿意做無痛診療由患者權衡利弊后決定,而是否適合進行無痛診療,則應由麻醉醫師評估決定?;颊咴跈z查前應如實告知病史,并嚴格遵守禁食、禁飲等要求,這有助于減少麻醉風險。
03
手術過程中可能會蘇醒嗎?
答:在規范的麻醉管理下,患者能夠進入適度鎮靜和全身麻醉狀態,舒適地“睡一覺”,麻醉中不會蘇醒。然而,極少數人對麻醉藥物不敏感、代謝速度較快,或遇到疑難復雜病例、操作難度大、時間較長的情況,可能會增加麻醉中蘇醒的風險。
不過無需過度擔憂,麻醉醫師會在手術麻醉全程通過血流動力學、麻醉深度監測等指標監控患者的麻醉狀態,確保麻醉深度適當,麻醉和診療過程中不會蘇醒。
04 門診手術麻醉前有哪些注意事項嗎?
04
門診手術麻醉前有哪些注意事項嗎?
門診手術麻醉前需要注意:
(1)患者必須告知麻醉醫師既往有無手術史、麻醉史,有無食物、藥物過敏史,有無家族遺傳病史等,既往有無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等特殊病史,以及目前所使用的藥物(尤其是抗凝藥)等,這些都和麻醉安全息息相關;
(2)術前通常需禁食6-8小時,禁飲2-4小時,以減少麻醉中嘔吐和誤吸的風險;
(3)術前一周禁煙禁酒,以減少麻醉中低氧血癥發生的風險;
(4)術前完成血常規、心電圖等必要檢查,確保身體狀況適合麻醉;
(5)請勿化妝或做美甲,以避免影響唇色面色的觀察和脈搏血氧飽和度的監測;
(6)手術需有家屬或朋友陪同,因麻醉后可能出現短暫頭暈或乏力;
(7)術后需在恢復室觀察,直至完全清醒,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反應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通常短暫,若持續或加重需及時告知醫師。完全清醒后,先少量飲水,無不適再逐步恢復飲食;
(8)麻醉后24小時內禁止駕車,禁止進行機械操作或精細以及高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