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漆t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日常護理
真便秘還是假便秘?
便秘不僅影響孩子的飲食、睡眠和情緒,長期未干預還可能導致肛裂、痔瘡,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但好消息是,90%以上的兒童便秘是功能性的,通過科學管理完全可以改善。
如何判斷孩子是“真便秘”?
家長常誤認為“幾天不排便=便秘”,特別是有的母乳喂養寶寶,排便間隔長,但糞便柔軟、無痛苦,這可能是“攢肚”而并非便秘,無需過度干預。但如出現下列情況,滿足≥2條,持續1個月以上,就可以診斷“便秘” :
1. 每周排便≤2次;
2. 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能自主排便后仍弄臟內褲(糞污);
3. 有大量糞潴留史或有與糞潴留有關的腹部不適姿勢;
4. 排便疼痛或費力;
5. 直腸內存在大塊糞塊;
6. 排出的糞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廁所。
兒童便秘的常見原因
01生理性因素
01
生理性因素
飲食不當:膳食纖維不足(少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飲水不足、過量攝入牛奶或高蛋白食物。
排便習慣差:憋便、如廁訓練過早或強迫、使用不習慣的廁所。
活動量少: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
02心理性因素排便疼痛恐懼:一次排便疼痛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主動憋便形成惡性循環。 環境變化:入園、入學后不愿在學校排便。 03病理性因素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減退、脊柱病變等。 提示:若新生兒期即出現便秘、伴嘔吐、腹脹、生長發育落后、巨結腸家族史、無原因的下肢無力、無肛裂情況下出現便血、帶狀(變細,條狀)大便等情況,需及時就醫排查器質性疾?。?/p>
02
心理性因素
排便疼痛恐懼:一次排便疼痛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主動憋便形成惡性循環。
環境變化:入園、入學后不愿在學校排便。
03
病理性因素
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減退、脊柱病變等。
提示:若新生兒期即出現便秘、伴嘔吐、腹脹、生長發育落后、巨結腸家族史、無原因的下肢無力、無肛裂情況下出現便血、帶狀(變細,條狀)大便等情況,需及時就醫排查器質性疾?。?/p>
治療便秘
先“清庫存”,再“防復發”
1第一步:清除腸道淤積糞便口服藥物:聚乙二醇(PEG)是兒童一線用藥,還可選擇乳果糖,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直腸用藥:開塞露或甘油栓(短期使用安全,但不可長期依賴)。2第二步:維持治療防復發 (關鍵!)維持用藥: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不可自行停藥!很多家長誤以為“排便正常就停藥”,導致復發。 調整飲食:每日飲食中膳食纖維(克)=年齡 5(例如3歲兒童需8克/天)排便訓練:醫師指導下進行排便訓練,每天餐后半小時坐馬桶5-10分鐘,利用“胃結腸反射”養成規律排便習慣。 心理支持:用繪本、游戲減少孩子對排便的恐懼;避免因“弄臟褲子”責罵孩子,多鼓勵。 3從生活細節入手預防復發● 飲食均衡:蔬菜、水果、全谷物占每日食物的1/3; ● 保證正常的的水分攝入; ● 適量的每日運動; ● 家庭記錄:記錄排便時間、性狀(可參考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復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
1
第一步:清除腸道淤積糞便
口服藥物:聚乙二醇(PEG)是兒童一線用藥,還可選擇乳果糖,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直腸用藥:開塞露或甘油栓(短期使用安全,但不可長期依賴)。
2
第二步:維持治療防復發 (關鍵!)
維持用藥: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不可自行停藥!很多家長誤以為“排便正常就停藥”,導致復發。
調整飲食:每日飲食中膳食纖維(克)=年齡 5(例如3歲兒童需8克/天)
排便訓練:醫師指導下進行排便訓練,每天餐后半小時坐馬桶5-10分鐘,利用“胃結腸反射”養成規律排便習慣。
心理支持:用繪本、游戲減少孩子對排便的恐懼;避免因“弄臟褲子”責罵孩子,多鼓勵。
3
從生活細節入手預防復發
● 飲食均衡:蔬菜、水果、全谷物占每日食物的1/3;
● 保證正常的的水分攝入;
● 適量的每日運動;
● 家庭記錄:記錄排便時間、性狀(可參考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復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
兒童便秘是一場“持久戰”,通常需要治療數月至數年。另外,發病年齡距首次就診時間間隔越長,癥狀緩解率越低,所以出現便秘情況要及時就醫。家長需要耐心配合醫生,堅持藥物、飲食、排便訓練的綜合管理。早干預、科學應對,絕大多數孩子可以徹底告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