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亚洲麻豆|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传媒网|被亲男闺蜜添下面好爽

婦幼云

Health

日常護理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日常護理

兒童便秘別焦慮 兒科醫生來幫你
[ 時間:2025-03-11 ]

真便秘還是假便秘?

便秘不僅影響孩子的飲食、睡眠和情緒,長期未干預還可能導致肛裂、痔瘡,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但好消息是,90%以上的兒童便秘是功能性的,通過科學管理完全可以改善。

如何判斷孩子是“真便秘”?

家長常誤認為“幾天不排便=便秘”,特別是有的母乳喂養寶寶,排便間隔長,但糞便柔軟、無痛苦,這可能是“攢肚”而并非便秘,無需過度干預。但如出現下列情況,滿足≥2條,持續1個月以上,就可以診斷“便秘” :

1. 每周排便≤2次; 

2. 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能自主排便后仍弄臟內褲(糞污);

3. 有大量糞潴留史或有與糞潴留有關的腹部不適姿勢;

4. 排便疼痛或費力; 

5. 直腸內存在大塊糞塊;

6. 排出的糞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廁所。

兒童便秘的常見原因

01

生理性因素

飲食不當:膳食纖維不足(少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飲水不足、過量攝入牛奶或高蛋白食物。 

排便習慣差:憋便、如廁訓練過早或強迫、使用不習慣的廁所。 

活動量少:久坐、缺乏運動導致腸道蠕動減弱。 

02

心理性因素

排便疼痛恐懼:一次排便疼痛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主動憋便形成惡性循環。 

環境變化:入園、入學后不愿在學校排便。 

03

病理性因素

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減退、脊柱病變等。 

提示:若新生兒期即出現便秘、伴嘔吐、腹脹、生長發育落后、巨結腸家族史、無原因的下肢無力、無肛裂情況下出現便血、帶狀(變細,條狀)大便等情況,需及時就醫排查器質性疾?。?/p>

治療便秘

先“清庫存”,再“防復發”

1

第一步:清除腸道淤積糞便

口服藥物:聚乙二醇(PEG)是兒童一線用藥,還可選擇乳果糖,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直腸用藥:開塞露或甘油栓(短期使用安全,但不可長期依賴)。

2

第二步:維持治療防復發 (關鍵!)

維持用藥: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不可自行停藥!很多家長誤以為“排便正常就停藥”,導致復發。 

調整飲食:每日飲食中膳食纖維(克)=年齡 5(例如3歲兒童需8克/天)

排便訓練:醫師指導下進行排便訓練,每天餐后半小時坐馬桶5-10分鐘,利用“胃結腸反射”養成規律排便習慣。 

心理支持:用繪本、游戲減少孩子對排便的恐懼;避免因“弄臟褲子”責罵孩子,多鼓勵。 

3

從生活細節入手預防復發

● 飲食均衡:蔬菜、水果、全谷物占每日食物的1/3; 

● 保證正常的的水分攝入; 

● 適量的每日運動; 

● 家庭記錄:記錄排便時間、性狀(可參考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復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

兒童便秘是一場“持久戰”,通常需要治療數月至數年。另外,發病年齡距首次就診時間間隔越長,癥狀緩解率越低,所以出現便秘情況要及時就醫。家長需要耐心配合醫生,堅持藥物、飲食、排便訓練的綜合管理。早干預、科學應對,絕大多數孩子可以徹底告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