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以下飲食習慣嗎?



壞習慣①:重口味,鹽多必失
鈉和鈣在吸收過程中存在競爭作用,鈉攝入過多會導致尿鈣排泄增加。也就是說,鹽吃得越多,身體排出的鈉和鈣也就越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5克鹽,而數據顯示我國家庭人均食鹽攝入量為10.5克/天。大家一定要控鹽啊~
壞習慣②:高磷飲食
像炸雞、肉脯、香腸類、貢丸等深加工食品都含有比較高的磷含量。而食用過多這類食物,其中過多的磷可促進鈣磷化合物在腸腔中沉淀,影響鈣吸收。
壞習慣③:蔬菜不焯水
像空心菜、莧菜這些蔬菜的鈣含量是高于奶制品的,但如果不焯水,其含有的草酸會與鈣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鈣,影響鈣吸收。
壞習慣④:飲用過多含咖啡因的飲料
咖啡因很利尿,會增加鈣的排出,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是不低于咖啡的。建議每日咖啡控制在兩杯以內,奶茶一杯即可(不是超大杯!)
壞習慣⑤:飲酒
過量飲酒不僅會影響鈣的吸收,還會直接影響補鈣效果。
壞習慣⑥:吸煙
吸煙可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風險。吸煙者骨量丟失率約是不吸煙者的1.5~2倍。另外電子煙的尼古丁含量約在5%左右,并不低于部分傳統香煙。為了肺和骨骼健康,煙還是不抽為妙。
壞習慣⑦:不曬太陽
這年頭,防曬已經刻進大多數人的DNA了。可完全不曬太陽,也就錯過了身體合成VD的機會。VD促進鈣吸收,是身體的重要元素之一,且難以從食物中獲取。對于實在不想曬太陽的人,可以嘗試VD補劑。
壞習慣⑧:久坐不動
告訴我,看到這篇文章時,距離你上次站起來過去多久了?很多人不是久坐,就是久躺。然而缺乏運動,不利于骨沉積,還會增加骨丟失。選個自己可以堅持的運動形式動起來吧。
除了規避壞習慣也需做好鈣儲備
骨量在30歲前一直在積累,大約在35~40歲左右達到頂峰,之后隨年齡遞增逐漸丟失。在年輕時多補鈣,做好鈣儲備(開源)。這樣可以讓我們在未來有更多抵御風險的資本。
如何做好鈣儲備
首先,不運動真的不太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周至少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尤其包含負重運動,如快走、慢跑、舉啞鈴等。
另外,飲食上大家也要多補充含鈣的食品。除了奶制品,豆制品和蔬菜也是補鈣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