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感染性疾病
一、基本概念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為法定報告的乙類傳染病。該病病程較長,典型癥狀可表現為持續2—3個月的咳嗽,故稱為“百日咳”。
二、傳播情況
百日咳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密切接觸傳播。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對嬰幼兒來說,感染百日咳鮑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員是主要傳染源。
三、重點人群
各年齡人群均可見百日咳發病,其中無免疫史的嬰幼兒發病風險更高。患兒年齡越小,出現并發癥和重癥的風險越 高,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有1歲以內嬰兒的家庭,如家庭 成員中出現持續咳嗽病例,應盡早就診,且避免與嬰兒密切接觸。
四、臨床表現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1—2 周后,出現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并伴有雞鳴樣聲音,咳嗽夜間加重,可伴有嘔吐。嬰兒病例、有免疫史或百日咳病史者, 感染后癥狀多不典型,其中嬰兒病例感染后多無典型痙攣性咳嗽,易出現發紺、氣促、呼吸暫停,甚至窒息,出現以上相關癥狀要及時就醫排查,以免延誤治療。
五、預防措施
百白破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 降低嬰幼兒發生百日咳重癥和死亡的風險。按照國家免疫規 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適齡兒童應盡早、全程接種百白破疫 苗,未全程接種的適齡兒童應盡早補種。佩戴口罩是預防呼 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減少病原體傳播。家長出現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近距離接觸照護嬰幼兒時應科學佩 戴口罩,降低嬰幼兒的感染風險。
此外,公眾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適 當的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