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感染性疾病
正常新生兒的核心溫度(肛溫)為36.5~37.5℃。新生兒肛溫高于37.5℃定義為發熱。常由于環境因素及感染導致。
降溫的護理措施
1.室內溫度過高,應降低室溫,室內人員不要太多,限制一次探視人數和時間,室內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
2.物理降溫
? 加強散熱:松解患兒衣被,促進體溫下降,同時注意對腹部保暖。
? 冷敷降溫:將冰袋置于血管豐富處,一般放置的部位是在前額、頸部或放于腹股溝、雙側腋窩等處。每次放置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以免發生凍傷,或是用冷毛巾敷于前額、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走行處,每2~3分鐘更換一次。
? 溫水擦浴:擦浴用的水溫一般為32~34℃。擦浴部位為四肢、頸部、背部,并擦至腋窩、腹股溝、胭窩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達3~5分鐘,以助散熱。忌用乙醇擦浴。
? 使用退熱貼降溫,粘貼位置如下圖:
3.病情觀察:發熱時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食欲、液體入量及尿量,警惕高熱驚厥發生。
4.保證營養供給:保持水分攝入,可少食多餐,必要時需要靜脈補充營養和水分。
5.加強基礎護理
? 皮膚護理: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促進舒適度。
? 口腔護理: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食物殘渣容易發酵,利于細菌繁殖。再加上抵抗力的下降,口腔炎癥就會發生。因此高熱時要特別注意口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