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孩子們的學習越來越“卷”,各種學習班、興趣班占據了孩子們大量的時間,缺乏休息,這些均導致現在的孩子們身體和心理承受著沉重的雙重負擔,兒科門診經常會有一些因“胸悶、胸痛、嘆氣、乏力”來就診的孩子。
家長們有些擔心孩子患上心肌炎十分焦慮,還有一些家長以為跟感冒差不多不重視,耽誤了治療,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關于心肌炎的知識。
心肌炎的病因
心肌炎是一種心臟炎癥,可累及整個心臟或部分心臟組織,引起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礙或其他系統損害的疾病。心肌炎可輕可重,具有不同類型,許多類型可自行好轉,而一些類型則可造成嚴重心臟問題,甚至死亡。
心肌炎的病因多種多樣,包括感染性、中毒性和自身免疫性病因。感染性病因,尤其是病毒感染,在兒童中最為常見。少數情況下,兒童心肌炎可能與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過敏和毒素有關。
心肌炎患兒會有哪些表現?
大部分患兒都有前驅感染癥狀,包括發熱、鼻塞、流涕、咽痛等。心肌炎一般發生于感染后2~4周,多見于青少年,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且無特異性。
嬰兒可表現為吃奶差、煩躁、哭鬧、嗜睡、惡心、嘔吐等。幼兒可有懶動、長嘆氣、胸悶胸痛等表現。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或消化道癥狀(厭食、惡心、腹痛和嘔吐),可能是就診時最突出的特征,而心血管癥狀如胸痛、胸悶、心悸的僅為部分病例。
比較危險的一個類型是暴發性心肌炎。需要警惕以下癥狀:心跳過快或心律失常,心悸、極度乏力、呼吸困難、胸悶、胸痛、胃痛、四肢冰冷或出現斑點、少尿、精神萎靡、反應淡漠、頭暈(低血壓的跡象)等;嬰兒出現拒乳、發紺、四肢涼等表現。如果出現這些癥狀,請及時就醫。
心肌炎患兒日常注意事項
1.患有心肌炎的兒童需注意休息。安靜休息不是指在家或者病房做作業、玩平板電腦、看電視,而是真正靜臥。
2.根據醫囑定期到醫院復查。
3.保證營養均衡,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過飽。可以給孩子吃一些高蛋白(如魚、蝦、 肉、蛋、牛奶、豆制品)、高維生素(如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促進心肌代謝及修復。
4.營養心肌的藥物能夠提供心肌能量,促進心肌細胞修復,通常口服3~6個月,必要時遵醫囑進行調整。
5.康復鍛煉。在心肌炎急性期,應限制體力活動,盡量臥床休息。
輕型心肌炎患者, 一般在發病3~4周后,可進行10~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散步等;3個月后,根據隨訪情況增加活動量,如游泳、騎自行車和體操等,但注意一定要循序漸進。
心力衰竭或心臟擴大者應休息6~12個月,或至心臟大小恢復正常、心功能恢復正常之后再開始活動,根據心電圖、心臟超聲、動態心電圖和運動試驗等隨訪結果決定活動量。
家長們要特別當心兒童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度心肌炎的癥狀非常輕微,經過治療和休息能夠自行緩解;暴發性心肌炎則容易帶來嚴重后果,更可能導致患者在幾周之內猝死!
一般來說,病毒感染后一周左右不適癥狀會逐步緩解,如果這一階段孩子的胸悶胸痛、心慌等癥狀無改善,反而加重,應引起重視,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