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婦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辦事指南
科研項目
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
下載中心
醫學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政策法規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院校教育
教學信息 教學管理 教學任務
畢業后醫學教育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繼續教育
進修管理
基地培訓
江蘇省分娩鎮痛技術培訓 全國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
臨床試驗機構
機構介紹 辦事指南 法律法規 信息動態及公告 受試者招募 常用下載
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知識法規 受試者招募 會議通知
組織介紹 倫理審查 常用下載
生殖倫理委員會
組織介紹 法律法規
舉報監督
信訪投訴
院長信箱
您的位置:首頁 > 健教云宣教 > 產后盆底康復
什么是子宮瘢痕憩室?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憩室(CSD)又稱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缺損,是剖宮產術后因子宮下段切口愈合不良,導致切口處形成與宮腔相通的凹陷缺損。簡單來說,看起來就像子宮平整的內壁上被鑿了一個坑,這種情況往往在做B超檢查時才被發現。
為什么會有子宮瘢痕憩室?
剖宮產多選擇子宮下段橫切口,大概在子宮體下段和宮頸的位置。這里的肌層結構不同,切口上下緣厚薄不一致,容易愈合不良。多項研究表明,剖宮產次數增加、產程延長、胎膜早破、子宮后位、貧血、胎數增加、圍產期感染、子宮單層縫合均可能增加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憩室患病風險。
子宮瘢痕憩室有什么影響?
作為剖宮產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子宮憩室發生率為19.4%-88.0%。其中有6.9%的患者會出現月經期延長、異常陰道流血、痛經等癥狀,并由于長時間陰道出血,可能繼發盆腔炎等疾病,并且容易干擾胚胎著床,導致不孕,如果再次妊娠也有可能發生瘢痕部位妊娠,導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子宮瘢痕憩室怎么治療?
1、藥物治療口服短效避孕藥、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中成藥;
2、手術治療目前的手術方法主要以微創手術為主,包括宮腔鏡手術、腹腔鏡(可聯合宮腔鏡)手術及陰式手術;
3、電刺激治療改善子宮血供、促進子宮內膜生長。
目前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不能達到子宮瘢痕憩室愈合的目的,而且停藥后陰道出血點滴出血的癥狀仍然會復發,而手術治療為有創治療,很多患者并不愿意接受。
電刺激治療是近期用于治療子宮瘢痕憩室的新方法,電刺激可通過促進成纖維細胞生長,抑制炎癥期,縮短愈合過程等作用促進傷口愈合,還可引起子宮切口部位肌肉收縮,促進子宮切口部位血液循環和子宮內膜修復,使憩室變小。
因此有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憩室,要積極進行治療,如果在產后42天檢查時就發現有子宮瘢痕憩室,可以掛“盆底與產后康復門診或婦女保健門診”就診,可盡早選擇試驗性電刺激治療,促進子宮瘢痕憩室的愈合。